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正常教学带来的影响,教育部、省教育厅及时作出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部署,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及时进行线上教学,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防控是一次大考,对师生来说,也是一场大课。”校党委书记万明要求全校师生在战疫大考中上好人生大课。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华东交大立即成立了由分管教学副校长张坚挂帅的线上教学工作小组,下设工作联络协调组、基础数据采集组、数据处理对接组、平台技术服务组。教务处及时响应、积极应对,各工作组成员各司其职,与各线上教学平台“一对一”对接,分平台建立技术指导交流互助群,全天候为近2000名教师答疑解惑,全力保障全校在线教学及时、平稳、有序地开展。
统筹推进,啃下“硬骨头”——搭建线上教学环境
在线上平台建立课程是实现在线教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完全学分制下,教师每门课面对的是每个学生,而不是一个班级,其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为做好任课教师个人与在线教学平台对接、完成建课等教学准备工作,工作组主动担当、自我加压,果断采取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对接,集中进行包括建课在内的搭建线上教学环境的做法。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以此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线上教学工作统一、有序实施。
精准施策,应教尽教——实现数据有效对接
工作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责任人。为全体教师提供在线教学平台优质课程清单,收集汇总并分类整理后与相关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建立“教师—课程—学生”数据关联,实现了师生登录后即可看到任教或学习的课程,防止教师开错课、学生进错班;举办多期教师线上培训;制作教师版和学生版平台操作指南,全方位保障线上教学有序进行。
由于学校已实施完全学分制,“教师—课程—学生”的对应关系尤为复杂。而承担全校一半课程教学任务的中国大学 MOOC,因平台技术限制,大量数据无法批量导入,只能手动逐条处理数据。据统计,手动逐条建课1800余门次,调整重建623门次;手动逐条对800余位教师进行教师身份审核认证;手动逐条清理平台原有近4000条错误数据后,导入18076名学生信息并进行身份认证。
教务处工作人员热情为教师服务
为了保持工作顺畅,仅在2月10至16日期间,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需要高效运转18个小时以上。通过手机、QQ群、6个微信群,与2024人次教师进行沟通,与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学堂在线等各大平台进行密切协调。
截至2月17日线上教学正式开始前,工作组共完成了2964门次课程数据、2964人次教师数据及141770人次学生数据的对接工作。本学期应该开设的1020门理论课程线上教学准备工作如期完成,实现了课程全覆盖,做到了“应教尽教”。
持续保障,加强监控——防止网课成“水课”
自线上教学开展的一周以来,工作组持续监控其运行状况,及时与学院、教师、课程平台加强沟通,全力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网络卡、无法签到、选修人员变化、师生互动等问题。同时,还将各位老师摸索出来的线上教学好办法、小技巧、新平台等及时总结、发布给全体教师学习、掌握。
任课教师认真进行线上教学
为了防止教学平台在高峰时期阻塞情况,学校要求每位老师都提前做好预案,准备两套教学平台(或教学渠道),确保线上教学高质量运转,防止线上教学流于形式、开成水课。通过抽查部分教师的线上教学课堂小结,教师线上教学态度认真,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线上教学运行安全、平稳、有序。
化“危”为“机”需要担当和勇气。我校利用此次疫情下的线上教学契机,督促广大教师主动开展线上教学实践,掌握线上教学基本方法,锻炼了信息化技术教学能力,提高了信息化教学水平。学生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优质资源,开展线上自主学习,打破时空限制,与老师隔空交流、思想碰撞,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觉,将对学校教学信息化改革、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疫情终将离我们远去,学校已经开始着手谋划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衔接过程,制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差异化管理,提炼线上教学涌出出来的“金课”,为我校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打下扎实基础。